传承精神火炬 勇攀科技高峰

发布时间:2024-06-04 15:08:27 来源: sp20240604

原标题:传承精神火炬 勇攀科技高峰

  “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通常有人问你为什么要回国,我觉得应该问你为什么不回国。”“我认为那个时候是我们实现赶超的最好机会!”……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分别出自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吴文俊和金怡濂。走进“共和国脊梁”——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话语,向公众诠释着何为共和国脊梁。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许身家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镌刻出不朽的印记,也积累沉淀、孕育形成了宝贵的科学家精神。

  时代在变,科学家精神永不落幕。5月30日是第8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天,一座为科学家群体建立的“国字头”博物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正式开馆,并举办首展活动。

  “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孩子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上,“糖丸爷爷”、我国病毒学家顾方舟以身试药,研发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的故事,让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二学生肖郭屹卉深受感动。“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代代科学家们前赴后继,也看到了祖国的强大。火箭、潜艇、航空母舰……这些成就让我感受到,科学家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家书诵读”互动体验区,一封特殊的“合同”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细看。“甲方每日下午5∶30以前到家,迟到1小时罚款10元,如一周内都准时回家,奖励啤酒2罐或一瓶……乙方保证好好学习,热爱劳动,增强独立能力。”这封温情脉脉又充满童真趣味的家书,正是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之一彭士禄与孙女彭瑶签订的“合同”。

  泛黄的手稿、精致的模型、研究室里的仪器、试验田里的种苗……作为主展,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馆藏精品展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批研究成果为基础,集中展示了190余位科学家的400余件(套)实物、400余张珍贵图片,以不同视角全面展示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接续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风采。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文化综合区的国家科技传播中心内,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

  记者了解到,首展包括1个主展和5个专题展。5个专题展览中,“许身国威壮河山——纪念邓稼先百年诞辰生平事迹展”,主要展现邓稼先的卓越功勋和崇高品德;“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专题展,主要展现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归来——20世纪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一)”,主要讲述20世纪50年代朱光亚、梁思礼等17位留美学者胸怀报国热情毅然归来报效祖国的故事;“原本山川 极命草木——《中国植物志》出版二十周年专题展”,主要展示胡先骕、秦仁昌、吴征镒等四代7位科学家历经数十年完成《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历程;“工师于国——工业遗产背后的中国工程师”专题展,主要讲述詹天佑、沈鸿、孙家栋、邹竞、慈云桂等杰出工程师弘扬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故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科技工作者将从榜样的事迹中汲取科技向善的力量,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精神火炬,勇攀科学高峰,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使命,为建设科技强国凝聚磅礴伟力。(记者 沈慧)

(责编:方经纶、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