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集团军某旅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基层质效

发布时间:2024-06-05 06:31:33 来源: sp20240605

“有困难,你会向谁倾诉?”

一次,第71集团军某旅组织“坦露心声”调研活动,摸排战士思想状况。面对这个问题,有的战士选择“私下找关系好的战友”,或者选择“不愿倾诉”,选择“恳谈会上倾诉”的人数并不多。

对此,该旅宣传科鲁干事并不感到意外。

此前,机关在俱乐部组织了一次官兵恳谈会,邀请各连主官一起参加,准备好好梳理研究大家在近期遇到的矛盾困难。可没想到,恳谈会氛围并没有预想中热烈——台上干部滔滔不绝,台下官兵却少有回应。

平时经常说“有困难找组织”,组织专门搭建了平台,为何大家“心里有话口难开”?某连一次连务会上,韩指导员就这个话题同官兵交流谈心。

“当面提困难建议,心里真没底!”交流中,二班熊班长率先道出了顾虑。此前有次恳谈会,他提出几条关于器材申领和证件办理的建议,但是迟迟不见下文。过了一段时间,机关一名干事向连队反馈,机关事务繁杂,平时有一套比较稳定成熟的运行体系,最好还是按程序来,不要随意变动,还说“这个问题并未听到其他连队反映,要多想想自己工作做得是否到位”……

事后,有连队干部专门提醒熊班长,向机关提意见要慎重、要“顾大局”。

“万一真的因为提意见在机关那边留下不好印象,影响连队工作和个人形象,以后还怎么成长进步?”说到这里,熊班长有些无奈。

随着讨论深入,其他战士也纷纷敞开心扉。有的担心问题讲多了得罪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感到机关和连队事务都挺繁忙,自己那点事微不足道,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给组织添麻烦;还有的认为,问题就算反映上去可能也得不到关注,还不如干脆不说……

随后,鲁干事将各连了解的相关情况梳理汇总后上报,引起了旅领导高度重视。

“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交班会上,一名旅领导剖析感到,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出个别机关干部政绩观错位,不能闻过则喜,对一些批评建议听不进去,经常将“流程”“惯例”当作不作为的挡箭牌;另一方面,是因为个别基层干部没能正确引导官兵看待客观存在的问题,觉得过多暴露问题是给集体抹黑、给机关添麻烦。这些思想行为,都会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很快,旅党委一班人研究决定,就开展调研、官兵恳谈会等,向全体机关干部明确工作要求,即“约法四章”:一约“真”,抱着愿听真话、真办事的心态,主动开门纳谏,真心听取解难“金点子”;二约“实”,以务实作风落实问题整改责任制,明确整改期限,确保事事有回音;三约“宽”,要待官兵宽厚,态度友好,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怀看待问题,及时消除误会不满;四约“公”,要抛开个人私利,公心待人、公平做事,对事不对人,严格统一标准。

要求明确后,旅队将“约法四章”具体内容下发基层,并张贴在醒目位置,邀请全体官兵加强督导评议,随时反映问题。

前不久,记者走进该旅官兵恳谈会现场看到,对于官兵咨询的问题、提出的意见,机关干部询问更加详细,解释更加耐心,态度更加和蔼,基层官兵也渐渐抛开顾虑畅所欲言。“在外驻训,周末家属来队时能否外出”“公差安排不合理,有的同志周末没有好好休息”“节假日期间公寓住房‘一房难求’,家属来队住宿不便”……面对各种问题,在场干部逐一作答,能解决的,当场明确责任人和落实期限;无法立即解决的,明确答复时间。

如今,“约法四章”已成为该旅开展官兵恳谈的自觉遵循,机关和基层对照检视完善工作,赢得了战士信任。“每一条建议,都是为了让单位建设得更好。”某连巩指导员感慨道,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就能共同推动部队建设蒸蒸日上。(张齐宁 胡广枭  向黎鸣)

(责编:陈羽、刘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