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A股公司发布被立案调查公告109份 同比增91.22%

发布时间:2024-04-20 20:36:04 来源: sp20240420

原标题:年内A股公司发布被立案调查公告109份 同比增91.22%

11月3日晚间,美丽生态、飞凯材料、威帝股份3家公司齐发公告称,公司或公司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上市公司或其相关方被立案调查数量明显增多。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6日,今年以来,10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109份公司或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公告,涉及上市公司本身、高管、控股股东等,同比增长91.22%。涉及信披违法违规、短线交易、操纵市场的数量位居前三,分别有79份、12份和8份,均超过去年同期。

市场人士表示,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及其相关方立案调查的数量增加,与近年来的“零容忍”强监管理念有密切关系,也与科技监管手段使用有关。此外,也与部分上市公司心存侥幸采取短期操纵有关。随着监管部门查处力度加大,以及查处效率提高,对上市公司威慑力显著提升。

立案调查公告数量增加

对于被立案调查的原因,飞凯材料是因其控股股东飞凯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涉嫌持股变动相关违法违规等”;威帝股份是董事“涉嫌限制期买卖威帝股份股票”;美丽生态则是因公司和控股股东“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从109份立案调查公告来看,涉及上市公司本身的有74份,同比增长138.71%,73份涉嫌信披违法违规,3份涉嫌券商保荐、承销及持续督导等业务未勤勉尽责。另外34份涉及公司股东、高管、实际控制人、子公司等。

谈及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及相关方数量大幅增长,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郑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反映了近年来监管所一直强调的“零容忍”理念的持续效果。随着证券市场的多年发展,证券违法违规虽然具有隐蔽性的特点,但其行为的基本特点越来越有迹可循,加上科技侦查手段的使用,违法违规的线索更容易预警和获得。

除了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力度加强,也有上市公司“心怀侥幸”的原因。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律师朱奕奕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较多企业经营状况欠佳,不排除部分上市公司想用较低的违法成本以达到较高的违法收益或者其他非法目的。

执法力度加大

从立案调查原因来看,涉嫌信披违法违规数量依旧最多,有79份,占比超过七成,同比增长119.44%。

朱奕奕表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占比高,一方面说明了上市公司法律意识薄弱,试图通过违规信息披露来粉饰业绩、财务造假、获取非法利益等;另一方面说明相关责任人员缺乏责任意识,未勤勉履职甚至借此输送利益。此外,监管仍需加强查处力度,以遏制信息披露违法行为。

“信息披露违规是证券市场最为常见,也最容易违规的违法类型。”郑彧表示,因为信披要求多、规则杂、程序严,排除一些重大的故意违法案件,市场上还是有部分相关主体并没有认真严肃对待法律的要求,导致信披违法违规。

另外,高管、控股股东等涉嫌交易违规被立案调查的数量明显增多,限制期买卖1份、短线交易12份、违规减持3份、操纵市场8份、内幕交易1份,合计25份,去年同期为13份,同比增长92.31%。尤其是涉嫌短线交易被立案调查数量增长最为明显,去年同期仅有2份公告涉嫌短线交易。

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违规交易案件的增加,主要原因是执法力度加大,其中部分案件较为明显。操纵市场案件查处力度一直较强,但查处数量历来小于虚假陈述案件,今年立案调查案件数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查获线索增加。

查处效率提升

立案调查数量增多的同时,监管部门查处效率明显提升,从立案调查到最终下发正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间隔大幅缩短。截至11月6日,上述立案调查的案件中,22份立案调查的行政处罚结果已出,从立案调查到最后行政处罚来看,平均历时106天,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234天)。

陈波认为,违规交易案件、虚假陈述案件中的不按时披露定期报告案件,涉及的违法事实清楚,容易查明,这些案件占比增加,会缩短全部案件的平均办案时间。

而查处效率提升,也有助于提升监管震慑力。郑彧表示,监管效率是证券市场有效性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监管效率一方面可以向市场有效传达“零容忍”的强打击态度和结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较为效率的监管结果明确市场的预期,实现有效震慑和预防的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郑志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监管经验积累,以及对类似案件处罚经验增多,以及对科技手段的使用等,导致了结案效率的提升。未来,除了市场评价机制发挥作用,监管在规范市场行为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记者 吴晓璐)

(责编:罗知之、杨迪)